人总是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的。先培养习惯,以此倒逼着去思考、去整理收集素材、去训练。相信习惯的力量。
2月22日输出训练 玻璃心,是指那些抗压能力极低却又超级敏感“自尊”的一群人,你身边一定也会有这样的朋友:职场上,业绩不够理想稍微挨领导批了一下,就觉得天都塌了:明明是你们提供的资源支持不够还要怪我555555。生活里,朋友间笑谈张三的一句话,可能李四听了就彻夜不眠,啊他们是不是在影射我? 于是第二天要么甩一张辞呈走人,要么断绝朋友来往,更有甚者寻死觅活也比比皆是。 这些孩子不是一夜长大的。 他们的心也不是一天变脆的 前几天,一个11岁孩子因为家庭作业和父母大吵一架后,愤然跳楼,坠亡。 这是玻璃心吗? 是。 是天生…
今天是计划开启的第一天,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输出训练的目的,最重要的是能坚持下去。 这两年看的书的数量,是毕业以后从未有过的多,一是明显感到职业瓶颈受限,二是想再拓宽一下生活的可能性。可是有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看过的都忘了。没办法,只能及时记录在笔记上,奈何自己又不是个很勤快、很高效的人,很多书,就真的像没看过一样。阅读的效益大打折扣。有句话叫做输出即输入,也许这个每日输出的途径可以强化一下关于阅读的一些记忆。 不知不觉,农历年过去,按北方的农历算法俨然已经是37岁,不管愿不愿意,都是将近40岁的中年人了。古语有训…
《平壤水族馆》这本书说来好笑,有一天在整理百度云网盘里的电子书资源,有一个文件命名为“prszg.pdf”,有点好奇,准备下载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,结果系统提醒,什么?我居然还有禁书?人的好奇心嘛,你懂得。忽然发现旁边还有个prszg.epub,果断继续下载,这个格式的版本居然OK了! WTF! 点开一看,书名《平壤水族馆》???这是生物书吗?游记吗?有什么禁忌的?好奇心燃烧到峰值,火速点开序言~哦~~原来如此! 首先,这本书在大陆未发行,我们看到的这版是台湾出版。 其次,这是一个“脱北者”的集中营生涯回忆录,对北韩…
戒断期刚开始时,过去的触发机制还没有完全消失。你偶尔会习惯性地想:"我该来支烟了。”如果你能彻底摆脱洗脑的影响,这样的想法就会很快消失。使用意志力法戒烟时,吸烟者相信戒烟是一种牺牲,苦苦等待某种迹象表明烟瘾已经消散,这样的心态不仅不利于消除触发机制,还会使之维持得更久。
从目前的状态来看,一切都顺利地进行着,也许等戒断反应完全消除后,就真的要结束25年的抽烟生涯,郑重宣告我是一个非吸烟人士了。但是也不能过于乐观,毕竟戒烟又复吸的大有人在,理智也不一定时时可以占据上风,我们还是要经常关注戒烟给自己带来的正向反馈,想象我们更加美好的无烟生活